IronCAD 取代 Inventor 優勢分析,6 大重點比較 × Draft 2D × 拖拉建模 × 買斷授權全面解析
在 3D CAD 工具的選擇上,很多工程團隊開始重新思考:
是否還要繼續被訂閱制綁住?
建模與裝配流程是否可以更快速、更直覺?
能不能只靠一套軟體,就完成 3D 設計與工程圖?
越來越多台灣企業選擇 IronCAD 作為 Inventor 的替代方案,關鍵就在於授權方式、操作效率與設計彈性上的全面升級。
以下,我們從 6 個最常被討論的功能與成本面向,說明 IronCAD 為何成為 Inventor 的有效替代選擇。
1. 授權模式:訂閱 vs 買斷
Inventor 採年租模式,每年續費,長期成本不可控,且一旦停繳即無法使用。
IronCAD 提供買斷授權,一次付費即可永久使用,企業可清楚規劃預算,3 年內即回本,無須擔心年年調漲。

2. 工程圖處理:是否需額外租 AutoCAD?
使用 Inventor 時,許多用戶仍需額外租用 AutoCAD 才能製作 DWG 工程圖,流程斷裂又多一筆預算。
IronCAD 內建 Draft 2D 模組,支援 DWG/DXF 編輯、註解與列印,3D 模型可直接產生工程圖,無需額外付費與轉換。

3. 建模流程:誰更快、更直覺?
Inventor 採傳統「草圖 → 特徵 → 組件」流程,初學者需花時間理解歷程與參數邏輯。
IronCAD 採用拖拉式建模,可直接將圖塊拖入場景建模,尺寸拉動即調整、組裝即時完成。直覺操作大幅縮短學習時間,初學者也能快速上手。

4. 零件裝配:約束設定是否繁瑣?
在 Inventor 中裝配零件,需要建立多項幾何約束,容易出錯、也難以修改。
IronCAD 採用附著點技術,可直接吸附對齊,不需建立複雜參數,提升裝配效率與穩定性。
5. 效能表現:大型模型是否流暢?
大型組裝模型在 Inventor 中常造成開啟卡頓、存檔緩慢,甚至閃退。
IronCAD 使用雙核心幾何引擎(ACIS + Parasolid),在常規工作站電腦上,也能穩定處理大型複雜模型,提升整體工作效率。

6. 彈性與模組應用:能否快速改版與複用?
Inventor 偏向線性建模流程,不利於快速打樣設計或模組設計流程。
IronCAD 支援非線性建模與智慧圖塊,可先構建裝配,再依需求細化零件,適合機械設備、專案機台、模組化系統開發。
IronCAD 更適合這些設計應用:

結語:IronCAD 是 Inventor 的高效替代選擇
選擇 3D CAD工具,不僅關乎功能完整與否,更影響:
• 設計效率是否提升
• 授權是否彈性可控
• 操作是否容易學習與維護
• 是否適應未來模組化、自動化的發展需求
IronCAD 以「快速建模、永久授權、完整 2D/3D 功能」為核心優勢,幫助企業降低成本、加速設計流程、強化彈性開發能力,是台灣機械業的高效替代選擇。
想要更高效率的 3D CAD 設計流程?歡迎認識 IronCAD!
延伸閱讀